新牙长出,旧牙不掉
乳牙滞留或早失是替牙期最常见的问题。换牙有一定的规律,简单来讲就是“一定时间,一定顺序,左右对称,先下后上”。但不少时候,恒牙已经萌出,而所替代的乳牙尚未脱落,这种情况称为乳牙滞留。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,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。
对策:此时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,腾出位置,以利于恒牙位置的调整。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,称为乳牙早失,常常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移位,导致缺牙间隙变小,恒牙错位萌出。此时应佩戴间隙保持器,防止两侧牙齿倾斜,维持缺牙间隙,直至恒牙萌出。
恒牙萌出困难
恒牙萌出困难,即民间所说的乳牙早早就掉了,可是恒牙迟迟长不出的情况。乳牙过早脱落会导致牙龈肥厚坚韧,妨碍恒牙萌出。对策:可及时到医院口腔科请医生施行恒牙助萌术,切除部分坚韧牙龈,帮助恒牙萌出。龋齿在替牙期,恒牙刚刚萌出,特别是恒磨牙,体积大、咬合面窝沟多,容易滞留食物残渣,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或刷牙方式不正确,又喜欢吃糖果和糕点,因此容易发生牙齿龋坏。
对策:一旦发现有烂牙,应及早到医院治疗。及早做窝沟封闭,可有效预防恒牙的龋坏。
牙齿错位咬合
很多家长会发现,宝宝刚刚长出的恒牙歪歪扭扭,很难看,这在医学上叫“丑小鸭期”,即孩子口腔里牙齿比较乱,有些乳牙掉了,恒牙还没长出来,而长出来的恒牙也是排列不齐,不美观。
对策:一方面,家长要注意纠正孩子咬唇咬舌、用口呼吸等不良习惯,因为这些均会导致烂牙、牙列不齐等问题。另一方面,家长也不必太着急,随着恒牙位置的慢慢调整,牙齿排列会逐渐变整齐。一般12 岁左右,丑小鸭就会变成白天鹅。如果12 岁左右牙齿仍很不整齐,这个时候牙齿的位置已经基本稳定,可以去医院口腔科或正畸科做矫牙治疗。
链接
孩子应该如何刷牙?
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乳牙萌出后,吃的大都是简单的食物,不需要特别清洁,其实不然。乳牙期的孩子也要注意乳牙清洁和保护,因为乳牙牙质更加疏松,更易龋坏,因此掌握正确的牙齿清洁技术是关键。
★6 个月~3 岁:乳牙长出期间,父母可用清洁的纱布或指套牙刷,蘸温开水为孩子清洁牙齿的外侧面和内侧面,不能用牙膏。这样可清除孩子牙齿上的菌斑、软垢,保持孩子的口腔清洁。
★3~6 岁:家长在锻炼孩子自己刷牙能力的同时,还要培养孩子对刷牙的兴趣。家长可教孩子用旋转刷牙法,即用牙刷在牙面上“画圈圈”,这样不仅让孩子觉得刷牙有趣,还能将牙清洁得更彻底。